Skip to content
片段
奧運比賽前,記者訪問一運動員,問他可有信心奪冠?運動員很肯定地回答:「當然有!」但其實這名運動員的往績表示他最多只能拿到季軍(A)。不過‧‧‧我們又覺得他必須要這樣假想才能做出他自己的最好成績(B)! 矛盾在哪裡呢?
分析
信心(A)是指『或然率』,即客觀上那件事會發生的可能性;在賭博中最有用。信心(B)其實指的是心態──如果換成「士氣」,大家便可明白。一隊士兵沒有士氣還能打勝仗嗎?這裡原來我們混淆了信心的兩個定義:一個是客觀的可能性、另一個則是心態。
後補
其實事情還未說完。有了信心(B)除了能加強勝算〈信心(A)〉,其實信心(A)也反過來影響著信心(B)。即是如果客觀上你的贏面很大,你的士氣能不大振嗎?這兩種信心真是難兄難弟,既不相同、但又大大地重疊着,怪不得古人把它們用了同一詞彙。
劉德華在一片中有一對白:「有信心,不一定會嬴;但冇信心必然會輸!」
在客觀方面,信心的高低,是基礎於或然率的考量!
在主觀方面,信心是一股自我激勵的傾向,有少許阿Q精神!當然有士以不可為而為之的氣勢,但又未必完全冇可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