片段 某君去看《現代羅密歐與茱麗葉》話劇。看到最後一幕時,他就在猜結局到底是悲還是喜呢?忽然心中有一個問題:「我喜歡那個呢?」讀者不妨停下來,也想想這個問題。 分析 明明想看大團圓結局,但想深一層,這樣便令到整齣戲索然無味了!反之,悲劇結局才能觸動到內心深處 ,才是蕩氣迴腸呢!但,如果是現實版‧,, 你喜歡自己的結局是悲還是喜呢?實在多此一問。 似乎心中有兩個力量在交纏:一個負責爭取實際利益,另一個則希望觸動到內心深處,從而抒情。為什麼有人喜歡看恐怖片呢?因為雖然當時驚慄,但過後卻能令原本有的緊張情緒放鬆。悲情戲的道理也是一樣吧! 附錄:仁慈的編劇會在悲劇的結局後勉強加上一點安慰,如梁祝化蝶。
心中有神靈
片段 某惡人被受害者咀咒:「你壞事做盡,小心俾雷劈!」他大聲回應道:「我就不信現在有個雷打下來劈中我!」不過他說完之後,『很自然地』走到簷篷之下。 分析 其實每個人心裏都或多或少地相信有神靈。在戲劇裏占卜師的預言是一定會中的。不小心咀咒了自己,便會說句「吐口水講過」! 即使是理性上不相信的人,也會「寧可信其有」吧?。「發誓」也是源出這個信念;它特別之處是有實用價值:能增加 大家的互信,達成雙贏的合作。一個虛擬的信念竟可以作為實際行為的支點(fulcrum)!在社會層面上,相信「有報應」,便能減少惡行的發生。 最後要強調的是:心理上有這個現象,並不能夠用以證明有神客觀的存在。
答問題
片段 1 補習老師覺得有點冷,於是對學生說:「明仔,可不可以幫我把窗戶關上呢 ?」有自閉的明仔祗是回答:「可以。」,但没有任何行動。 2 姐姐正在吃雪糕。四歲的妹妹對她說:「你猜我想不想吃雪糕呢?」姐姐回答說:「想!那又怎樣?」 3 小朗在同學家中吃飯,食物很豐富。他好像自言自語地說:「如果現在有果汁喝就好了!」同學家長聞言,便拿出了一杯給他。 4 明仔在遊樂場正玩得高興,這時媽媽卻對他說:「時候不早了。」 明仔回答:「讓我多玩一會兒吧 !」 分析 這幾個例子都有一個共通點,就是一方有些要求,但不好意思或不想直接說出來,於是只說了上半句 ,想必下半句是很明顯的。但如果對方「聽不出來」,情況便變得有趣。 原來人與人的對話很多時都不是「畫公仔畫出腸」, 反而是點到即止。(這樣做的好處是訊息簡短或避免了不好意思。) 所以不能單看句子本身,還必須考慮『語境』(context) (上文下理)才能收到完整的訊息。
誰是我
片段 中年的范先生決定做運動減肥。入睡前他發誓明天一早要起來晨運。早上鬧鐘把他吵醒;他感覺到還是很渴睡,想再睡一下,尤其是覺得在被窩裏很舒服。他又覺得做運動沒什麼大不了,而且明天開始也可以呀!但轉瞬他又變回昨夜的我,強迫自己起床… … 分析 電影中一個經典鏡頭:主角正在考慮一個道德決定,兩邊肩膊上各出現了魔鬼和天使,嘗試着爭取主角的依從。請留意:這兩個聲音是在『我』之外的。范先生的情況則不同;就像卡通片裏的合體機械人── 由主人翁鑽入駕駛室、控制了機械人才是整個的『我』。下次不妨感受一下徘徊於相反的我,但又各自都是『我』的感覺。 不是老問題「我是誰」、而是新問題「誰是我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