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婚

片段 Mr Smith和王女士結婚一年,丈夫便鬧着要離婚。輔導員正和他們調解。Mr Smith 說最主要的怨恨是being belittled (貶損)。他說太太簡直當他是八歲小孩看管—規範他的喝酒(本來每星期4罐啤酒)、飲食、睡眠習慣、甚至交朋結友—比他的老媽更甚! 王女士當然滿肚冤屈地說:這一切都是因為愛他的緣故,別人我才懶得管呢! 分析 又是『什麼是愛』的問題。愛最重要的是讓對方快樂。規管只能在不這樣做會有極大危險時才偶一為之。太太這樣做尤其會令男人覺得尊嚴受損,更討厭她惡形惡相、没有女性温柔。必須徹查自己的動機,不能祗是『我就是看不過去』。 Belittlement 有多重惡意:1) 我尊你卑,你必須服從我; 2) 我的腦筋比你好,你必須接受我的判斷; 3) 我看不到(或不在乎)你正在痛苦;4) 我是不會改變的,没得商量。難怪男人覺得氣憤! 及後輔導員單獨接見王女士,提醒她:這個男人以前是離過婚的;離婚對他來說不是甚麼大不了。

情與理

片段1 警探正在追捕匪徒,大家都在奔跑。警探邊追邊喊:「停下來!不准走!」 片段2 大人在公堂上咤喝:「 拖下去,斬!」犯人被拖下去時,還大喊:「大人饒命、大人饒命呀 !」 分析 每次看到這些經典鏡頭都忍不住一笑──不要說在現實,就是在戲裏似乎還未看過這些喊叫是有效的。但想深一層,這都是很自然的反應啊! 武俠小說裏經常標榜『(效)法自然』。以上可說是兩個反例。『從心出發』的反應甚至可以有害:比如被『激將』。標準的拆解應是,說:「你現在是用『激將法』吧,我才不會中計!」──把模式從感性拉回理性。

自反而縮

片段 世叔:年青人要懂隨機應變。記著,沒有永遠正確的道理!(句1) 世侄:那請問您這個金句是否永遠正確呢? 分析 句2:『永遠不要說永遠 』(never say never) 句3:『這句說話是錯的 』 句4 :『我從來不說謊』 應先看看這些話句和現實有沒有關係。句3 –沒有!可以理解為邏輯系統有些地方是可以出矛盾的;可以加限制條款:話句的內容不能應用於自己身上(論1)。句4 — 現實上很易處理:他就是在說謊!没有任何邏輯問題。句1和句2:內容本身是對的 (從現實上判斷)。至於邏輯上的看似矛盾,可用(論1)解決。

如何做決定

片段 辛苦了一整天,麥先生想着放工後去哪裏吃飯。他想像著A餐廳的牛肉麵、又回味著B餐廳的雲吞‧,,。直到他離開公司時還拿不定主意。好在走到十字路口時,他的腳自動轉左,向著牛肉店出發。 分析 我們是怎樣決定一件事情呢?大部分時間我們是用「腦 」(理性、記憶、邏輯) 來即時決定。但若涉及情感或口味,則要喚出「心」來。「心思」是慢的、 要細細找出有關的情感們,品嚐、然後給出喜好。並不附送理性原因──雖然「腦 」會隨後補上。「腦 」也可能否決那喜好,例如想起上次結帳時貴得肉痛( 一種情感!) 「腦 」似乎袛是眾多情感的僕人,平衡着主子們的喜好。

我看這件事的機率應該是 ‧‧‧

片段 某甲拿出一個小袋子,對乙說 :「裡面有些圍棋子。 請問抽出一顆,是黑子的機會是多少?」乙想了想,回答說:「既然什麼都不知道,那便袛好是1/2。」甲跟着鬆開袋口,讓乙往裏瞧一瞧:原來有三顆白子一顆黑子。「現在呢?」甲問。乙回答說是1/4。甲就問:「袋還是那個袋,怎麼機率卻變了 ?」 分析 代答:(主觀的)或然率是建基於現在能得到的資訊(而不是實物硬件)。所以袋還是那個袋,但答案卻會不同了!如果某人說明天會下雨的機會是十分之一, 這數值的可用性就視乎那人所把握到的資訊多少和他的判斷力了。這樣看來,臨塲落注的馬迷應該大佔便宜,因為他們把握得到更多訊息(馬兒的最後狀態)。 順便一提:當病人問醫者這病能復原的機會是多少時,醫者實不用太吝嗇,不妨說出自己認為的數值──這個數值幾乎是不可能被反證的。

欲哭無淚

片段 清明節前一天玲姐到醫院探望好姐。後者的母親於十年前死於中風,自此每於清明節前,好姐便會劇烈頭痛,不能前往拜祭亡母。玲姐勸說:「都事隔十年了,你還放不下嗎?」 好姐回答:「誰說我放不下?由包辦喪禮到現在,我都沒有因此哭過!」 分析 「哀傷」就像武俠小說裏的毒沙掌,中了的人必須吐清瘀血才能康復。「吐出」的過程會有激動和哭泣。不要壓抑它;如同貸款一樣,除了「遲早要還」,還要繳付利息── 就是情緒間歇的隱隱作痛。哀傷期長短不一,如是至親離開,一年也是常見的。 如果有內疚則會更長一些。怎樣才算「哀傷」已康復呢?電影裏有這一幕:寡婦聽到女兒說要結婚,便拿出亡夫的遺照,平靜地對著說:你可以放心了,阿女將要出嫁,以後有人照顧了。